■二程是北宋思想家、教育家程颢、程颐的并称。二人是嫡亲兄弟,都是河南洛阳人。程颢字伯淳,又称明道先生;程颐字正叔,又称伊川先生。程颢、程颐曾就学于周敦颐,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,世称“二程”。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,在明朝成为官学,称为程朱理学;
■二程在经学的阐释上是有些差异的,但他们共同发挥了周敦颐的性理之学,建立了以“天理”为核心的理学体系。其最重要的命题是“万物只是一个天理”,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“理”或“天理”创生万物的材料。从二程开始,“理”或“天理”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,是世界的本体;
■二程的“人性论”祖述子思孟子学派的性善论,认为人性有“天命之性”和“气质之性”的区别,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,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,因而是至善无疵的;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,不可避免地受到“气”的侵蚀,产生弊端,因而具有恶的因素;
■程颐严肃刚正,神圣不可侵犯,甚至不通人情,一副十足的“道学脸孔”,尤其在妇女贞操方面,程颐认为: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,以此作为衡量贤媛淑女的标准。“程门立雪”说的就是杨时尊师程颐的故事;
■二程主张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认为人之所以为不善,是“欲诱之也”,提出要通过“主敬”和“唯思”等方式来“窒欲”。“主敬”得到朱熹和后世学者的赞誉,认为“主敬”是“作圣之基,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”;
■二程墓在洛阳荆山脚下,称为程园。在程园的祠堂里有二程的塑像,哥哥程颢黑发黑须,弟弟程颐白发白须。传说程颢“生而知之”,不费吹灰之力就满腹经纶,而程颐是“学而知之”,刻苦读书,学白了头发,故才有了渊博的学识。其实,程颢虽然是哥哥,但死时才54岁,故黑发黑须,而弟弟程颐死时75岁,当然白发白须。
打赏
收藏
点赞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