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下河的晨昏网事

             鲁尔洋苏北里下河,地处淮河下游低洼地带,是一片水网密布的平原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这里河道沟渠纵横交错,湖荡星罗棋布,作为苏北重要的农业生态区域,滋养着万倾土地和世代居住于此的勤劳百姓。 里下河的水,是水乡人骨子里流淌的血脉,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韵与生机。农田附近那些名为“生产河”的河道,名字带着泥土气的质朴,却包裹着水乡人鲜活的日子。它们像青碧的绸带,缠绕着田埂与村庄,不仅浇灌得万倾庄稼年年丰盈,也滋养得千河万水中的鱼虾蟹鳖膏满膘肥。水乡人的生计,便在这河水的涨落间...
散文 2025-09-04 0 8528

康定溜溜的城

我与康定的缘分,始于三次擦身而过的遗憾,三次错过,像三颗未熟的青梅,挂在记忆的枝头上,酸酸的,却让我对康定的渴望,像发酵的酒,越来越浓。于是在心里想着,今生总要去一回情歌之城。2023年五一,我带着蓉和小燃子,从成都出发,经过汶川、桃坪羌寨,计划从康定经过,再到马尔康,后来车过折多山垭口时因天气突变,那一段涨大水,我们没有停留,直接到了马尔康,再从马尔康经理塘到达梅里雪山,回程取道云南。第二次是2024年春天,我带着蓉和小燃子,从云南沧源出发,计划在康定停留两天,再取道成都回重庆。那天晚上我们住...
散文 2025-08-18 0 8590

母亲与月季

我家门口,便是一个花坛,花坛呈心形,最初种的是铁线草,总觉得不太好看,后来就换成了月季花,母亲说:“月季花不应该栽在盆子里,它天生就应该生长在野地里,这样更接地气。”母亲还说:“月季花代表着坚强、坚韧和热烈。”我特地去网上搜寻,月季的花语是“等待有希望的希望、幸福、光荣”,寓意对未来的向往,象征着对幸福的期待。月季不同颜色象征的意思不同:粉色象征初恋,还能表示高贵和优雅;白色,在美国象征着纯洁,在日本表示父爱;红色象征热烈的爱,寓意感情火热;黑色的比较特殊,象征个性的含义。但是我总觉得母亲说的是...
散文 2025-08-18 0 8593

拜刘将军墓

是日,余出武侯祠,寻刘湘墓。其地邻惠陵而接锦里,有大石棺长数尺,置平旷处。前临高阁,背倚赤壁,松柏围护,铁槛周之。碑高五尺许,金漆隶书“刘湘之墓”。石几新置菊花二束,其色黄白。方欲揖拜,有老人前曰:“汝亦知刘将军乎?”对曰:“但知少许,唯公示之。”老人曰:“先人尝效命川军,以是知之。将军起于北洋,争霸滇蜀,总领两川,久怀问鼎,固一世之雄也。后值国难,乃弃前嫌,更旧非,麾劲旅,向浙皖,虽不竟业,亦有大功于国焉。”余曰:“善,愿闻其详。”曰:“昔倭寇侵陵,蒋公之问计诸侯也,众皆言贼不可敌,战不能胜,...
散文 2025-07-30 0 8548

姐姐

姐姐那年十七,姐姐从那年离开了家,姐姐开始独自在京城打拼。弱不禁风的肩,扛起十几年的风雨行程。姐姐不喜欢吵闹不休的家,虽然一次次想要远行,一次次坐在家乡的山顶,看了十七年的风雨和日月星辰,却没有想到,会走到那么那么的远的京城,这却不是她想要的远行!那天的风,吹得心是那样的冷,那天的雨,让路是那么的泥泞。姐姐在异乡打工,当过小工涮过盘子切割过钢筋…..,从不说自己的苦和不平,依然挂念着家想着亲人,不多的薪水,养活自己,奉献家人。从父亲要她出去的那天开始,她下定决心,就算是打工再苦再累也要学习上进,...
散文 2025-07-21 0 8538

推荐一个好地方

推荐一个好地方       凤庆县有一个既美丽又好玩的地方,猜到那个地方是哪里了吗?没错,它就是美丽的砚池,因为我特别喜欢它,所以就想把它推荐给大家。       为什么我要推荐砚池呢?因为它很美丽又好玩,一到夏天就可以看到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莲花,有的花瓣全展开了,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;有的花瓣才展开了两三片;有的还是花骨朵,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;莲花下里还有一些圆圆的荷叶呢,看见起来可真像个碧绿的大圆盘呢。一阵风吹过夹,它们便起舞,它们有说有笑,可热闹吧!九月的快乐湖水很清澈,有很多红色的小鱼呢...
散文 2025-06-23 0 8580

粽香里的端午记忆

作者:邱晓燕(指导老师:刘志永)  在青砖白瓦的老巷子深处,端午节的气息悄悄的蔓延同时带着让人忽略不了的浓烈。每当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爬上那斑驳的墙面,艾草和菖蒲早就已经在门框上斜斜地挂着,就像是岁月用心编织的绿色丝带,在微风中轻轻摇晃,飘来山野的清气,为这忙碌而又平凡的一天增添了一抹节日的色彩。  厨房里的炉灶不断地散发着热气,妈妈系着奶奶给她亲手做的红花布围裙,认真、专注地包着粽子。我看着妈妈把一片片新鲜翠绿的粽叶折叠成小巧精致的漏斗形状,用白一颗颗雪白的糯米裹着腌制已久的五花肉,再厚厚的盖上一...
散文 2025-06-14 0 8628

文学养生

午后的藤影在书页间游走时,我正蜷在老藤椅里拆封邱华栋先生的《空城纪》。宣纸微颤的刹那,墨香混着时光的沉淀扑面而来 ——《龟兹双阕》以一把琵琶,接续了活在当代的我们与历史的关系,虚构出一个开放的历史时空,这样的布局、构思和写作的方法,让我立刻就沉浸了进去,以至于我在茶桌上泡开的陈皮普洱成了黑色的茶汤而不自知。墨迹间斑驳的琵琶声声,竟与窗外断续的蝉鸣织成韵律。忽然惊觉,文学从来不是高悬的圣殿,而是流淌在生活褶皱里的养生清泉,在字与墨的浸润中,悄然修复着现代人日渐干涸的心灵河床。去年,我在乡下租了一块...
散文 2025-06-14 0 8561

端午怀古

端午的雨,下了一整夜。晨起推窗,细密的雨丝仍在编织着朦胧的纱幕,微风拂过,便似少女颈间轻扬的柔纱。湿漉漉的空气里,艾草与菖蒲的清气漫过长江的波纹,攀过江南园林的云墙,掠过北方胡同的砖雕,最终在雾都层叠的吊脚楼间,与万千雨丝交融、弥散。我们撑起旧式的油纸伞,步履匆匆,赶往玉泉湖畔,只为在这山水之间,觅得一方观礼的佳处。未近湖岸,声浪已先夺人耳鼓——喝彩、呐喊、助威之声,如沸水蒸腾,在雨丝织就的纱网里翻涌不息。不过是赛前预演,竟已掀起如此狂澜?我暗自惊异,脚步不由得快了几分。越过攒动的人头,目光投向...
散文 2025-06-03 0 8590

春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小城三月》读后       暮春的风掠过呼兰河畔,将翠姨单薄的身影揉碎在泛青的柳絮里。萧红在临终前写下的《小城三月》,...
散文 2025-05-24 0 8575
春逝
文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