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寂寞赋

村上樵夫签约作家2025-07-2485280

乾坤浩渺,岁月悠长,寂寞如影,常伴人生之途,或隐于喧嚣深处,或显于独处之时,其味难言,其蕴深邃,引人思索,耐人寻味。

 

观夫寂寞之态,于独处一室,万籁俱寂之际,悄然降临。四壁无声,唯己心跳可闻,思绪如脱缰之马,肆意驰骋。此时,寂寞似一泓深潭,表面平静无波,水下却暗流涌动。回忆如潮,涌上心头,往昔欢笑悲泣,皆历历在目;憧憬未来,又觉前路茫茫,心似飘萍,无所归依。

 

于繁华闹市,人潮熙攘之中,寂寞亦能不期而至。众人皆欢声笑语,热闹非凡,而己却仿若置身事外,如透明之人,无人问津。周围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,这种寂寞如荆棘,刺痛内心,让人深感格格不入,却又无力挣脱。

 

寂寞之色,清冷如霜。它是寒夜孤星,独自闪烁,虽有光芒,却难驱黑暗;它是深秋残菊,在瑟瑟秋风中,独自凋零,空留一缕余香,无人欣赏。它是马致远笔下“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的凄凉;是陈子昂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的悲怆。寂寞之色,透着一股沧桑与无奈,让人在清冷中,感受生命的孤独与渺小。

 

然而,寂寞并非全然消极。于智者而言,寂寞是心灵的独处,是沉淀自我的契机。陶渊明归园田居,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”,在寂寞中,他远离尘世喧嚣,回归自然,领悟到人生的真谛,写下诸多田园佳作;苏轼被贬黄州,在寂寞中自省,于赤壁之下,感悟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的豁达,创作出流传千古的赤壁赋。寂寞如磨刀石,磨砺人的心智,让人在孤独中思索,在思索中成长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

 

寂寞,亦是一种力量。它让人在喧嚣世界中,保持清醒,不随波逐流。如梅花,在寒冬腊月,独自绽放,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,寂寞成就了它的高洁与坚韧;似松柏,在悬崖峭壁上,傲然挺立,“岂不罹凝寒?松柏有本性”,寂寞赋予它顽强与不屈。

 

人生之路,寂寞常伴。我们应学会与寂寞共处,在寂寞中品味生活,在寂寞中沉淀自我,在寂寞中积蓄力量。如此,方能于寂寞的黑暗中,寻得光明,在人生的舞台上,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。


打赏
收藏
点赞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cnxwxw.cn/post/1925.html

发布评论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